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听说表哥位高权重 > 章节目录 第153页
    顾玄棠点头,“会的。”他安抚道。

    左菱舟笑了笑,而后抱紧了他。

    第八十章

    左菱舟第二日醒来的时候,还有些懵,分不清昨晚顾玄棠来见她到底是真的还是梦境,她怔怔的看着床顶看了好一会儿,才觉得应该是真的吧,左菱舟心想,下次等顾玄棠再来,一定要提醒他日后来看自己的时候给自己带个小礼物,也好让她能清楚的知道她不是在做梦。

    她在床上又躺了会儿,才懒散的换了衣服起了床,在丫鬟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开始用早膳,“连幽呢,你帮我去叫叫她吧。”她看着桌上的食物,对立在一边的丫鬟说道。

    那丫鬟却没有动,只是柔声道,“姑娘,方才陛下差人来请你与纪姑娘,那时姑娘你还未醒,来的王公公说,刚巧陛下是打算依次请二位姑娘陆续过去,故此就先请了纪姑娘过去。”

    左菱舟一惊,“那你知道陛下是在哪里见她吗?”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左菱舟不由蹙起了眉,她向来比纪连幽晚起,没想到竟因此被皇帝抓住漏洞,打了个时间差。左菱舟不由有些烦闷,然而很快,她又想到,她自己烦闷有什么用呢,便是她没有晚起,和纪连幽一并起来,皇帝来请,带走了纪连幽,她难道还能自己跟上去不成。

    她无奈的叹了口气,有些发愁的想着,不知道皇帝会和纪连幽说什么?

    和她一样烦闷的还有纪连幽本人,纪连幽本就畏惧皇帝,这会儿又没了左菱舟的陪伴,自己一个人去见他,一路都忐忑不安,犹犹豫豫着问了王公公几次,陛下为何要见她?可是王公公都不回答,只说姑娘去了就知道了。

    然而她现今到了,皇帝坐在她对面,却也不说话。

    纪连幽不禁扯了扯手上的帕子,紧张的低着头。

    “你似乎,很不喜欢说话?”周以苛在观察她许久后,这才不急不缓的开口道。

    纪连幽猝不及防被他问了一句,条件反射的抬头,却很快又低下头去,“民女胆小,故此不爱说话。”

    “可我见你私下在泠清阁的时候,话也不少。”

    纪连幽连忙解释道,“那是因为我与菱舟熟识,所以话便多了一些。”

    周以苛拿起茶盏,轻轻吹了吹,呷了一口,轻声道,“给纪姑娘看茶。”

    “是。”他身后的太监立时给纪连幽也倒了一杯茶,放在了她手边的桌子上。

    “多谢陛下。”纪连幽见此,立刻恭敬的谢恩道。

    周以苛放下手中的茶盏,看着她,“你之前说你与她自幼相识,想必对她的家境与为人也十分清楚,你觉得你们两个中,谁更可能是朕的妹妹呢?”

    纪连幽没想到他会直接问这个,一时愣住了,缓了一会儿才道,“陛下英俊不凡,菱舟也是姿色过人。她自幼聪明伶俐,胆色过人,倒是比起民女来,更像是陛下的妹妹。”

    “可朕却看你更加顺眼,觉得你更似是朕的妹妹。”周以苛道。

    纪连幽一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便再次沉默了。

    周以苛见她低头不语,也不生气,索性换了个话题问她,“你们这一路走来,与顾相相处如何?他可曾为难你们?”

    “自然不曾,顾大人为人正直,又十分可靠,这一路,多亏了顾大人的照顾,民女与菱舟才能顺利进京,见到陛下。”

    “如此看来,你与顾相倒是相处的还算不错。”

    纪连幽颔首。

    “顾相国之栋梁,你又是朕的妹妹,你们相处也还不错,既然如此,不妨朕来做个媒人,赐婚于你们,也算是一件好事。”

    纪连幽闻言,瞬间抬头看他,吓得简直要说不出话来。

    周以苛看着她,温温柔柔的笑着,“可好?”

    纪连幽慌忙摇头,“我与顾大人之间,只有朋友之情,并无其他想法,况且,我也并非就是陛下的妹妹,或者菱舟才是陛下的妹妹。”

    “倘若你就是呢?”

    “便是倘若我真是陛下的妹妹,我与顾相也只有朋友之情,并无儿女私情。”

    “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朕金口玉言给你们指婚,待日后你二人成亲,自会有感情的。”

    纪连幽心里一急,脱口而出,“可是我有自己的心上人,我已与他许过婚约,又怎可出尔反尔?”

    周以苛轻蔑一笑,“你的心上人?你那时知道自己可能是公主吗?你的心上人能是什么样的身份,只不过一介草民罢了,哪里配得上你,又哪里比得上顾相。”

    “便是他哪里都比不上顾大人,在我心里,比得上就足够了。”她说完,站起身直接跪了下去,“现今,我与菱舟谁是陛下的妹妹,还尚不清楚,陛下若是想许婚公主嫁与顾大人,也应当在分清我们二人究竟谁是公主后,再做定夺。况且,我已心有所属,即便我就是陛下的妹妹,当今的公主,我也不愿意因此而与自己的恋人相隔。民女读书少,但是听过一句话——糟糠之妻不下堂,这话调转过来也当如此,哪能因为身份上的变化,就将相识于微的感情抛弃呢?”

    周以苛闻言,安静的看了她许久,他的表情很平淡,无悲无喜,却又似乎,有所触动,“起来吧,”他道,“你平日里在朕的面前,都安静的像只兔子,这会儿倒伶牙俐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