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 > 章节目录 第1页
    [穿越重生]《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作者:creative皎皎【完结】

    文案:

    一朝重生,直到被赐婚的那日,郗齐光才知道自己穿到了一本书里。

    在书中,她是年轻帝王的早逝白月光皇后,皇帝爱她爱得深沉,夜夜对月伤感。

    直到女配的庶妹,也就是女主的到来。

    渐渐取代了属于女配在男主心中的位置。

    最后成功扶养子新帝上位,成为太妃,极尽羞辱她的嫡母。

    郗齐光冷冷一笑。

    滚吧,垃圾!

    想要做皇后?做太后太妃?

    有她在,女主你就老死在家里吧!

    后宫妃嫔品秩表:

    皇后

    正一品:皇贵妃(非皇后身故或重病无法打理宫务不得封)?

    从一品:贵妃最多两位

    正二品:?惠贤德淑各一位

    从二品:妃位最多四位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充仪充媛充容各一位

    从三品:婕妤

    正四品:贵仪贵嫔贵姬

    从四品:容华修华

    正五品:嫔姬

    从五品:婉仪婉容

    正六品:贵人才人美人

    从六品:良仪良媛

    正七品:小仪小媛

    从七品:淑女

    正八品:宝林

    从八品:承徽

    正九品:选侍

    从九品:更衣

    排雷:

    有的读者问我是不是1v1,答案……是否定的。

    再有,不要杠,有错误请温和指出。

    本文架空,架的超空。

    女主(郗齐光)心思缜密,冷静睿智,恩怨分明

    女配(郗茵)属于那种大胆但是做事漏洞百出,不计后果的性格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女配穿书

    搜索关键字:主角:郗齐光┃配角:景昱,郗茵┃其它:

    第1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郗家嫡长女郗齐光,秀毓名门,系出世家,柔嘉恭敏,赋性宽和,秉资淑孝,世德钟祥,崇勋启秀,宜昭女教于东宫,今册封为皇太子正妃,钦此!”

    礼部尚书秉着一张僵硬的笑脸,在皇帝贴身太监陈公公紧随的眼神中,将明黄色的圣旨交于了还在地上叩首的郗齐光。

    郗齐光微微颔首,秉绝代姿容,柳眉凤目,唇不点而朱,眉如翠羽,举止大气,气度娴雅。

    任谁见了,都不得不称赞这是个顶尖的美人儿!

    说一句倾国倾城也是当得的!

    “臣女郗齐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再度叩首,接过了圣旨,就被丫鬟搀扶着起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礼部尚书那张看起来并不是很开心的脸,再一想想他的女儿魏伊,心下有了计较。

    她微微福身,礼部尚书连忙侧身躲过,“多谢大人此番前来宣旨,今日实是劳烦大人了。”

    礼部尚书作了个揖,笑呵呵的,又摆摆手,“如今您是准太子妃,可当不得您的一礼,真是折煞老臣了,宣旨一事,既是老臣的本分,更何况,封太子妃如此大事,落在老臣的头上,亦是为我添得了无限荣光,是臣之幸。”

    郗老爷子上前,如青松傲然,腰背挺直,虽是高龄,可丝毫不见老人垂垂老矣之态,只一打眼,他就知道魏尚书的心思,瞥了他一眼,“你这满口的老臣,还真当自己是像老夫这样的耄耋老人了?比起老夫,你可真是年轻得很啦!何苦把自己弄得如此老气?”

    郗齐光站在一边,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只是冷眼瞧着这一幕,心中哂笑不已,拿着老臣的名分来压她,多大年纪的人了?难道压她一头他女儿就能把她拉下来成为太子妃?

    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试探她的性情。

    左右,魏伊最后都是要入宫的。

    魏尚书面有讪讪,只一味地应和着,“是,您老说得极是,可您也晓得,不管在哪儿做事,嘴上无毛,就被人认定办事不牢,下官也是无法,叫众位见笑了。”

    郗齐光挑眉,这就成了“下官”了?不称“老臣”了?

    也是,若论资历,谁敢在她的祖父面前拿大?

    说罢又是拱拱手,向着他们告辞,“既然旨意送到了,下官也该回宫复命了,就不打扰了,在此先恭喜各位,与皇室缔结姻亲!”

    言罢,就随着荷包鼓鼓的陈公公离开了。

    一家人就正门往回走,坐在了郗家最高的两位长辈的院子花厅里,半晌郗老爷子才开口,“不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吗?早前老大就说过,皇上皇后属意齐光入东宫,也好,若是过段时间大选,倒不用参加选秀了,平白添一份折腾!”

    老爷子捋捋胡子,精神矍铄,眼神仍旧清明锐利,缓缓地呷了一口茶,“太子……已是板上钉钉,绝不会再生变故,你们就放心吧。”

    听公公如此一说,盛氏面上的担忧方少了些许,转头看着同样愁眉不展的夫君。

    郗老太太近些年吃斋念佛惯了,脾气都软和不少,对外一向是个慈和人儿,便道:“圣旨已下,再无更改的可能,有这发呆的时间,不若去给齐光打点一下嫁妆,整理一下箱奁,还有掌家理事之道,也应尽数教于她了,陪嫁的奴仆,也需择选,你们二人,当真是喜得过头了?”

    夫妻二人陡然一个激灵,盛氏上前恭维着,“母亲说的极是呢,自儿媳嫁进来二十多年,只为家里娶过媳妇,还从没有嫁女呢!这心里啊,”她抚着心口,“还真是既喜且忧呢!一想到女儿要嫁出去了,这心里,真是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