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嫁娇女 > 章节目录 第23页
    他伸手拍拍她的头:“吼得很好,不要为此挂心。”

    手被捉住,郑煜堂一愣,醒神睁眼。

    他的手里被塞了一个钱袋子。

    郑芸菡抿抿唇,吞吞吐吐道:“极品紫檀木……可不便宜呢。我才买了那些,就掏了一大笔,太贵啦……”

    郑煜堂勾着系带晃手里的钱袋子:“那这……”

    郑芸菡轻轻舒出一口气,语气坚定:“是我提议要送紫檀木,就该我掏钱,大哥你是为我才破费的,还买了那么多,你肯定也没剩多少钱了。你在朝为官,少不得要与同僚在办公之于,吃个花酒设个雅局什么的,花销比我多,我……我手里没有多少了,你且先拿着,若是不够一定要告诉我,总不能让你在同僚面前失了体面。”

    郑煜堂很不客气的哼笑出声:“很感人,但你把话说清楚,我几时去吃花酒了?”

    “总、总之不管干什么,银子就是刚需,你拿着!”她匆匆放下话,伸手轻轻推了他一把,郑煜堂顺着她的力道退后几步,她赶忙垫脚探身将窗户从里关上。

    嘱咐声从窗户缝飘进来:“早点歇着呀。”

    窗户合上,脚步声渐行渐远,郑煜堂无奈摇头。

    算了,她不做点什么,整个晚上都睡不好。

    郑煜堂将绣花的小钱袋随手挂到衣架子上,转身去睡觉。

    ……

    完成了初步赎罪的郑芸菡回到房里,真儿善儿伺候她沐浴。

    脱下那身坦领襦裙时,郑芸菡陷入新的疑惑。

    “我怎么就与舒家姐姐撞了衣衫呢?”

    真儿道:“姑娘这身衣裙的料子是姑娘年前买的,奴婢记得当时那批新料子从纺织原料上一共分六种,每一种各分二十四色,种类繁多,每一种的数量却不多,不是谁都买得起的。”

    善儿道:“这身裙子选其中不同料子不同颜色,藕粉与碧蓝有撞色亮眼之效,须得条件极好之人才能穿出美感来,不算常用的匹配,姑娘与舒家姑娘买了同种料子,同种颜色,还做成了同种款式,的确太巧了。”

    郑芸菡泡在雕花大木桶里,脑袋靠在桶边,纤长的食指在脑门上绕圈圈:“我怎么就选了这个呢……”

    真儿说:“奴婢记得当日姑娘是一进去就看中了这三种,像早就定好了似的,反倒是池家姑娘犹豫不决,姑娘在布庄花的时间,都是在等池姑娘。”

    郑芸菡一怔,好像是这么回事,她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搭配啊。

    ……

    郑芸菡晚上睡的晚,早上却起得早。

    善儿见她眼皮子睁的艰难,本想劝她再睡会儿,膳房那边还在准备材料,郑芸菡摆手,撩了点凉水拍在脸上,顿时醒的清凉。

    郑煜星今日又要进宫,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郑芸菡让福嬷嬷将一早准备好的东西都从地窖里搬出来,然后开始准备做馄饨。

    薄薄的皮儿,咸香的馅儿,与街市里卖的并无什么大的区别,但配上她的秘方汤底,便是一碗货真价实走遍街市都买不到的独家珍馐。

    起锅装碗,撒上切得细细的小葱,引来了馋虫。

    “哟,有口福了。”郑煜星已经练完功,在灶台上摸了一根胡萝卜嘎吱嘎吱啃起来,转头看到堆得有半人高的食盒,眼睛瞪得老大:“这都是给我带走的?”

    得到肯定的答案,他一口吃掉手里的胡萝卜,两腮鼓鼓,兴奋验收。

    “这是干鲙?这么多!肉干,果干……”郑煜星的脸从高高垒起的食盒后头探出来,表情复杂:“这些都是能存放的小食啊……”

    郑芸菡手速飞快的捏馄饨,闻言头都没有抬,“嗯,这次带的都是能存放又耐吃的。”

    郑煜星抄起手,抖腿:“这是让我在外头久留,少回府的意思?”

    郑芸菡抿唇叹息,一副多与他说一句话都要减寿的表情,埋头继续馄饨大业。

    真儿小声道:“三公子,上回您不是说,同僚都极喜欢您带去的食物,您自己都没吃上几口就被旁人抢光了吗,这次姑娘准备得多,就是为您的同僚准备的,都是在太子殿下手下,和和气气才方便做事,这次一准管够,公子只管大方给了便是。”

    郑煜星看了一眼郑芸菡的背影,腿不抖了,笔直站好,摸摸鼻子,气势骤减:“……是这样啊。”又一挥手:“嗐,下回备我的就够了,他们哪够格让你来费心的。”

    说着说着,他挤到郑芸菡身边:“这个怎么弄的,我来帮你。”

    郑芸菡打开他的手:“不要闹了,都弄乱了。”

    善儿笑道:“三位公子的已经备好了,紧着前头包好的先吃吧,别误了时辰。”

    郑煜星早就饿的不行,他看了一眼包好的,说:“够多了,别忙了。”

    郑芸菡让真儿把他赶走了。

    ……

    郑煜堂每日都起得很早,有在早膳之前晨读片刻的习惯,有时候读的尽兴,就直接在书房用早膳,完了直接去上值。

    郑芸菡亲自给他送馄饨,还顺道送了干鲙和肉干果干。

    一式三份,一碗水端平。

    郑煜堂搅着碗里的馄饨,半真半假的感叹:“果然只有老三回来一趟,我们才能跟着沾沾光。”

    郑芸菡顺手收拾案上的书册给他腾位置,说:“大哥何时是这样斤斤计较的人了,你和二哥每日都回来,想吃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三哥就不一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