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贵人升职记 > 章节目录 第13页
    “就刚才,才来没一会,这会正在正殿呢。”

    “我有些日子没见着万岁爷了吧?”

    “已经快两个月了。上次您见到万岁爷还是元月十五的时候。”原主外出都带小莲,小莲自然记得。

    “那万岁爷多久没来储秀宫看我了?”

    梅沁雪又问。

    “快,快三个月了吧。”小莲的声音小了许多轻了许多。

    “是有三个月了。那还是腊月里万岁爷召我侍寝那一次。之后我被诊出怀孕接着动了胎气到后来小产,万岁爷都没来看我,万岁爷怕是厌了我了。”

    梅沁雪神情变得伤心,她拿着拍子掩面抹泪。

    她便是要告诉小莲她变化的原因,因为太伤心之故,所以才会性情转变的。她的性情和原主不同,她必须为自己的性情转变找个理由借口,失宠小产伤心便是现成的最好的借口。

    原主因为容貌不俗被选入宫,但进宫时因年纪小没长开而不得宠,后长开后容貌盛颇得康熙宠爱,但实际上原主的性子并不算讨喜,她以色侍人,在康熙心里根本没有什么分量即使生了儿子比不得纳喇庶妃和马佳庶妃等这些老人,甚至连同在储秀宫的董庶妃都不如,可惜原主不自知。

    原主痴缠终是让康熙不喜,这也是她这几个月失宠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她在小产后撑不住的原因之一。

    因为原主连带着九阿哥也不得康熙喜欢,或者说忙着撤蕃的康熙除了前朝政事之外眼中就只有仁孝皇后给他生的七皇子皇太子保成,其他的儿子康熙怕是没几分关心。否则她的九阿哥和马佳庶妃的长生阿哥也会遭宫人谋害康熙却丝毫不知。

    更可怜的是马佳庶妃为康熙生了五子一女却连死了四个儿子,这何尝不是康熙没有给他们母子保护的原因。

    所以指望康熙是指望不上的,指望康熙还不如指望自己。

    见不到康熙若是原主必会伤心,可如今换成梅沁雪自然就不会,至少她没有爱慕康熙,至少她不会因为没有康熙的宠爱就活不下去,她还有儿子。当然为了儿子,她会去争宠;不过不是现在,现在还不是时候。

    “小主,您别伤心,万岁爷心里定是有您的。您还在小月呢,您可不能哭啊。”

    见梅沁雪哭了,小莲担心又着急。

    “小主,要不奴才去请万岁爷过来,您见见万岁爷。”

    小莲说着要出去,梅沁雪赶紧叫住她。

    “别,别去。”

    “这几日宫里正乱着,万岁爷前朝后宫都忙,咱们不能再给万岁爷添乱了。再则我如今还在小月中,不吉利不宜见驾。你千万别去,要不然万岁爷怪罪下来,我可保不住你。”

    现在正是朝廷撤蕃期间,康熙定是忙得焦头烂额无暇管后宫之事,她却将后宫捅了窟窿了,这会说不定康熙正恼她呢,这会去见康熙那不是提醒康熙她将后宫捅了一窟窿这事。

    她现在还不想见康熙,也不能见康熙,还是等等在再说。

    小莲听了梅沁雪的话,打了寒战,为自己的鲁莽后悔不已。

    “奴才听小主您的。”

    “后宫的事这几日该有结果了,你多注意一下,仔细打听一下结果。要小心些。”

    “小主您放心,奴才一定办妥。”

    另一边慈宁宫正殿,康熙正在和太皇太后说着彻查宫中宫人的事。正如梅沁雪所猜测的那般,康熙为这前朝后宫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康熙虽让人彻查后宫之事,可是后宫的事半点也不比前朝的事简单。正如前朝政权康熙没有全权掌控一样,后宫康熙也一样没有全权掌控。

    康熙还太年轻。年轻气盛,自以为天下皆在他掌控之中,撤蕃的艰难已经让康熙备受打击,十分艰难。现在让他知道他的后宫也不在他掌控之中,让年轻的康熙再次受了打击。

    “皇帝,出了什么事?”

    “皇祖母,关押在慎刑司中原先伺候万黼的宫人全死了。”

    “什么啊?怎么回事?”

    第8章

    “朕命人将伺候长生和万黼的宫人拘押在慎刑司审问,除了几个嘴硬的其他人都招了,尤其是伺候万黼的宫人,不管有没有下手的都存着害人的心思。那几个嘴硬的过了刑依旧没松口,朕让慎刑司那再审,可还没开始审呢人就突然死了,全死了。”

    康熙怒不可遏,连声音中都带着怒火。

    “在朕的皇宫里,在慎刑司森严把守之下竟然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了近百人,这是在朕的皇宫里啊。他们这是在挑衅朕。”

    听到这消息时康熙都不由不寒而栗。背后之人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那么多人,那是不是哪天他们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他。没人不怕死,尤其是皇帝更怕死,更惜命。

    不寒而栗的当光是康熙还有太皇太后。康熙能想到的,太皇太后又岂能没想到。一想到别人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自己,太皇太后也害怕不已。

    太皇太后虽然年纪大了,但她还没活够呢。

    “朕已经下旨彻查整个皇宫,定要将这些无法无天狂妄之徒揪出来。”

    原本只是两个皇子事,并没有引起为前朝撤蕃之事忙得焦头烂额的康熙的足够重视,可是涉及到自己的性命安危,康熙立即就高度重视起来。敢在皇宫里谋害皇嗣,可不就是狂妄之。

    “宁可杀错,也绝不能放过。”太皇太后亦面露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