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贵人升职记 > 章节目录 第107页
    “是是是,额娘的宝贝儿已经是大人,以后额娘不亲你了。”

    梅沁雪忍着笑将儿子放心,胤祦却在梅沁雪将他放下时拽着梅沁雪的手指仰着小脑袋说:“也不能再叫宝贝儿子了,儿子是男子汉了。”

    “好好好,都依你。你是男子汉,是巴图鲁。”

    梅沁雪都顺着胤祦的心思,还夸胤祦,胤祦高兴笑得小肉脸上的嘟嘟的,十分可爱。

    母子俩互动,康熙在一旁喝着茶看着,脸上带着笑容他不自知。

    “儿子,你今天在寿康宫乖不乖,有没有孝顺皇玛嬷……”

    “儿子可乖了,额娘不信你问皇阿玛。皇阿玛,儿子很乖,玛嬷也说儿子乖。”胤祦仰着小脑袋看康熙,康熙伸手摸着胤祦的脑袋。

    “朕的三阿哥最是乖巧了。”

    “儿子的皇阿玛也是最好的阿玛……”

    胤祦果断甩了他的亲亲额娘和康熙商业互吹起来了,父子俩已经腻在一起了,梅沁看着又气又好笑。

    轮到梅沁雪坐着看父子俩互动,过了好一会父子俩才说完。

    “皇上,您怎么这时候就过来了?还是跟胤祦一起回来?嫔妾正打算去寿康宫接胤祦呢。”

    这会离开天黑还早,最多也就是下午四点多五点左右。夏日里天黑得晚,这会外头太阳还老高呢。撤蕃的事还没完,康熙几乎每日都十分忙,极少有时间长时间呆在后宫。就算是召嫔妃侍寝,也多是召去乾清宫,若是天黑后才来。

    正是因为如此,康熙这么早来才让梅沁雪惊讶。

    “朕正要去寿康宫给皇额娘请安,陪胤祦回来,晚膳在你这用。”别的康熙是半句也没说。

    梅沁雪问便不指望康熙解释,没想到康熙还说了一句,倒叫梅沁雪颇是惊讶。不过她没表现出来。

    听了康熙的话之后梅沁雪一脸惊喜的样子。

    “真的吗?嫔妾也好久没陪您用膳了。嫔妾这就吩咐准备晚膳。”

    梅沁雪忙叫红莲进来吩咐,红莲领了吩咐匆匆出去。康熙来储秀宫,最高兴的莫过于梅沁雪身边的宫人了。康熙来就意味着梅沁雪得宠,主贵奴荣,梅沁雪得宠她身边的宫人日子自然就好过。

    “皇上,胤祦前些日在慈宁宫见老祖宗和苏嬷嬷下围棋,回来嚷嚷着要学棋,让嫔妾教他。嫔妾那棋艺哪里拿得出手,正好要不您教教他,嫔妾也好偷师学一两步。”

    梅沁雪找话题和康熙说话。前世梅沁雪生提到在末世之后,哪有机会学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什么的,这些都是她到清朝之后才偷偷开始学的。

    原主会的,她就私下里背着人偷偷学习,原主不会的她就光明正大的学习。这围棋就是原主不会的,只不过没人教,梅沁雪只能自己看棋谱自己打谱,进步不快。

    胤祦机灵,梅沁雪刚说完他就拽着康熙的手嚷嚷着要康熙教他下棋。其实胤祦年纪还太小,学棋还太小,只不过胤祦嘴甜哄得康熙撑不住答应他了。

    “皇阿玛,您教儿子下棋,儿子想学棋。”

    “你还太小,等你长了朕再教你下棋。”康熙捏了一下胤祦的小脸,康熙果然觉得胤祦太小了。

    不这胤祦这孩子执拗,他可不会轻易放弃。

    “可是儿子想学下棋,老祖宗说皇阿玛您下棋可好了,连老祖宗都输给您了。皇玛嬷说您是天下下棋最厉害的人,儿子要跟天下最厉害的皇阿玛学下棋,皇阿玛您教儿子……”

    “额娘只会下五子棋,连皇玛嬷额娘都下不过,一点也没有皇阿玛您厉害,儿子想跟您学……”

    “可是朕忙政务处理朝政已经累了,要不朕改天再教你。”康熙摆出一副朕很累的样子,胤祦就立即踢了鞋子爬到炕上走到康熙背后。

    “皇阿玛累了,儿子给您捶捶。儿子经常给皇玛嬷捶,皇玛嬷说儿子捶得可好了可舒服了。”

    胤祦费劲的给康熙捶肩捶背,康熙一直坚持练武强身,体魄强健,胤祦那点小力气哪里能捶得动。不过康熙还是摆出一副很享受很舒服的样子。

    “果然不错,难怪你皇玛嬷总说你捶得好。朕的三阿哥孝顺啊。”

    “咯咯……”得了康熙的夸讲胤祦开心的咯咯直笑,那清脆的笑声梅沁雪听着也心甜。

    “儿子孝顺皇阿玛。”得了夸讲胤祦更卖力了,没一会小家伙额上就出汗了。

    父子互动,梅沁雪也不打扰,她坐一旁笑看着父子俩。

    梅沁雪可不像别嫔妃那样急着争宠,害怕孩子触怒康熙。她罢不得替儿子争得圣宠,巴不得儿子得康熙宠爱。再说了,只要她儿子得康熙宠爱,康熙还能忘了她这个儿子的生母不成。

    让康熙教胤祦下棋是梅沁雪故意提起的,她并不指望康熙真的教胤祦下棋,毕竟康熙可没那么多时间。她提教下棋不过是了给儿子创造机会罢了。她的宝贝儿子也果然没让她失望,她的儿子果然机灵,知道会争宠。

    “皇阿玛儿子捶得舒服吗?”

    “舒服。儿子捶得不错。”

    “皇阿玛,会不会力气大了?”

    “不会。”

    “皇阿玛,是力气小了吗?……”小家伙边捶边问,这是小家在寿康宫那学的,太后宠着小家伙,小家伙问什么太后都让人教他。

    胤祦能这机灵,太后的功劳最大。

    儿子要尽孝心,康熙也配合得做出一脸享受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