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 章节目录 第280页
    “爸爸,我们的烤红薯好了吗?”

    在外面玩了一圈的顾珊珊和裴朝辰跑了进来,之前他们烤了三只烤红薯,这两个家伙一直惦记着呢!

    “我去看看。”

    顾明轩用火钳将炉子下面的红薯夹出来,现在他们烧的是煤球,这些红薯就放在炉子下方的通风口烤炙,那通风口的温度不高不低,烤红薯刚刚好。

    三只小红薯都已经烤熟,顾明轩将两只小的分给裴朝辰和顾珊珊,自己留了一只大的。

    “妈妈,快来吃烤红薯,爸爸烤的红薯好好吃。”顾珊珊正兴高采烈地招呼裴静姝。

    裴静姝笑了笑,继续炒锅里的芝麻,“你们吃吧,我这里忙着呢。”

    顾明轩站起身,一手拿着红薯,一手拿着一只勺子,一步步走了过去,“我来喂你。”

    “不用。”

    裴静姝虽然说了不用,但顾明轩明显没有放在心上,他用勺子舀了一勺烤红薯递到裴静姝唇边。

    “真的不用……”裴静姝偏过头,有些无奈地说。

    “我没有吃过。”顾明轩解释道。

    “我不是那个意思。”

    裴静姝看着顾明轩那双执着的眼,只好咬了一口。这红薯是裴静姝农田系统里的,十分香软可口,比当地的红薯味道好许多。

    顾明轩微笑着看她,见她吃完又递了一勺过去。

    “不用了,我已经尝过了,味道很好。”

    “既然味道很好,那就多吃一点,你说过不会刻意疏远我……”

    这句话简直就像魔咒,如果时光倒流,她一定捂住自己的嘴,绝不应下这样的话。

    妈的,这男人简直就像吃准了她这一点。

    看着眼前男人一副正经的脸,裴静姝只好败下阵来,“我没有刻意疏远你,你放在这里吧,我忙完就吃。”

    “等你忙完,这烤红薯就冷了。”

    她只好又吃了两口,都是顾明轩喂的。

    “静姝姐和明轩哥的感情真好!”罗小慧洗完衣服走进来,正好看见顾明轩喂裴静姝吃红薯这一幕,忍不住低声笑道。

    裴静姝脸色一红,“我吃饱了,真不吃了。”

    顾明轩却一脸坦然,将就那只勺子舀了一口到自己的嘴里。

    罗小慧已经进去拿衣架子,裴静姝小声提醒了句:“……我吃过的。”

    “没事,我没有洁癖。”顾明轩一板一眼地说。

    “你换一只吧,篮子里还有许多小勺子,都是干净的。”

    “我不介意和你一起共用一只勺子。”顾明轩说完转身走出房间,去看外面玩耍的两个小家伙。

    最近有两个天大的消息,一个是改革开放,另一个则是国家开始试着实行家庭承包制。不过河坎乡这种穷乡僻壤信息闭塞,直到柳博衍、萧长风等人来谈起,众人才得知。

    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之前一直推行集体制,但是这种制度的弊端实在太明显,平时挣工分的时候偷懒的居多。

    大家听说了这项政策之后,都羡慕不已,一群人聚在裴静姝的院子谈论起来。

    “其实国家早就该这么做了,一直这样下去,我们都快饿死了,那些搞集体经济的干部吃了群众多少钱?我们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那些有票的就吃香的喝辣的。”

    “这些年最苦的还是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不过那改革开放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得到我们这个地方?”

    “这是国家在做的一个实验点,如果实验成功的话,也许今后会推广下来。”裴静姝随口说了一句,她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已经盼了太久。

    眼前这些人显然不抱太大的希望,可能因为一直处在贫困线下,已经不敢相信明天会更好,只求能有几分耕地就行。

    “要是能推广到我们这个地方就好了。”

    “别想了,推广到我们这里,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只怕我这辈子没福气看到,你们年轻的好好爱惜身体,兴许能看到。”

    “李大娘对自己这么没信心么?三四年都熬不过?”裴静姝玩笑道,“大家对我们的政府要多些信心。”

    “要是三四年能实行到我们这个地方,那我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这集体劳动虽然轻松,但分到个人头上的东西实在太少了,个个都偷懒耍滑,生怕自己做多了,哪能有什么收成。”

    “不过有的人怕是不想这样分,分开之后就没有偷懒机会了。那些现在做做样子就有月月粮吃,等土地分了,各管各的,那些懒汉岂不是要饿死?”李大娘故意朝顾大娘和夏金桂那边瞟了一眼。

    顾李两家的矛盾早就结下了,也一直没有化解,夏金桂在生产队里是个喜欢偷懒耍滑的,顾大娘也好不到哪里去。自从顾大娘的手摔断之后,她还总是以手膀子痛为理由专门捡轻松的活做,搞得生产队的队员一个个都十分不齿。

    顾大娘和夏金桂之流其实都是十分得力的庄稼人,他们做自己地里的活时可是卯足了干劲,可一做生产队的活就叫苦连天,偷懒倒是很有一套。大家虽然不好意思当面理论,但心里头都清楚着呢!

    不过土地对农民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许多人将土地看得比命还重。现在的农村人如果没有土地种庄稼,那就只有饿死的命,他们根本找不到另外的出路。如果能实现土地承包责任制,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件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