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 章节目录 第305页
    只不过杂交水稻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每年的种子都需要配种,不能将就那些种出来的谷子做种。不过这个难题有水稻所解决,而柳博衍也在承山大队这边开辟了一块实验田,有的是用来研究新型稻种。

    裴静姝提供的那种水稻又和杂交稻有些不一样,那些水稻第二年可以照样种在田里。不过要将这种水稻研究透还需要一些时间,柳博衍除了带小刘下乡,还带了两个技术骨干,因为这种新型稻种的产量比他们研究所的杂交水稻产量还要高,而且再生稻的产量也非常不错。

    转眼间又到了年底,过了今年便就是八零年了,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这几年全国的经济都有些复苏的迹象,虽然只是微小的变化,但是比起过去的十年,却能算得上好日子了。

    虽然明面上还是不允许私人经营,但是城里各种私底下的买卖却很活跃,有些偷偷摸摸开个饭馆也没有人管,只要没有人故意举报。

    今年大家的收成都很好,有一些缺钱的人家也开始卖粮食,不过现在汇水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猪肉,这说起来还是多亏了裴静姝那边的猪饲料,大部分猪长半年便能长到200多斤。要是养上一年,便能到400斤左右。

    不过很多人还是七个月宰一头猪,因为再继续喂养的话,成年猪的生长速度就会放缓,而且吃的又很多,投入非常不合算。

    裴静姝家里的饲料卖的比较便宜,大部分人用猪饲料喂养猪,等到宰杀的时候除去成本,还能赚上六七十块钱的毛利。

    要是一个家庭养上两三头猪,一年就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这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以前都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

    而且养猪还有猪粪,猪粪里的营养成分比较多,用来灌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以前那些不产作物的土地,有了猪粪做肥料,现在也能变得肥沃起来。

    只是多养家畜的话,还需要用到猪圈,也要多出许多活。承山大队的石匠今年可忙活了,从开年到年末,就从来没有闲过。

    以前不准农村人养猪,有些人家里的猪圈都被改造过了,现在大家养猪尝到了甜头,便又开始重新修猪圈。

    进入八零年,到处都是一片喜洋洋,大家似乎都觉得进入新的一年,就会有新的期许。

    燕丽今年也要大学毕业,她是个刻苦的孩子,在学校里每年都能拿到奖金,而且放暑假寒假的时候,要是没有回到老家这边,便在城里找点事情做。

    她本来也吃苦耐劳,挣得那些钱也够她平时的日常开销。现在这个年代的大学是包分配的,虽然燕丽只是一个中专生,但是现在的中专生含金量也非常高。

    她还没有毕业,工作单位就已经安排下来了,留在市里的一所学校当老师。断风崖和承山大队这边的人听到之后都很为燕丽高兴,可以说燕丽是从他们这里走出去的第一人。

    以前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世世代代种地的农民可以一下变成拿铁饭碗的城里人,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并不是骗人的。

    因为有了燕丽的榜样,大家也不再觉得读书没用,看着现在的大学生都包分配,以前那些不肯让孩子上学的人,现在也后悔起来。至于那些没有好好学习的,看着别人能够一举成为城里人,吃上国家粮,心中也有说不完的羡慕和懊悔。

    河坎乡这边发达了之后,来往这边的车辆也多了,燕丽要想回到和坎乡也相对容易。虽然这里还没有正式开通班车,不过时常有些运货的拖拉机从这里路过。

    燕丽赚到钱之后,也把每个月工资的30捐给了河坎乡的小学,希望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家也很赞成燕丽这样的做法,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认识几个字,想着他们有些不识字的去城里,连东南西北都找不着方向,有时候还会被骗。而认识字的就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别人拿着不认识的东西来骗人,识字的也不会上当。

    不过燕丽最感谢的还是裴静姝,她每次放假的时候都会回来看裴静姝一趟,给裴静姝带一些城里才有的东西。

    最近正是秋老虎,午饭之后,裴静姝坐在屋里吃着冰镇西瓜,萧长风带着一身热气从外面跑了进来,从她手上接过一块西瓜,“你可真会享受,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

    第144章

    裴静姝淡淡瞅了他一眼,对萧长风的话似乎兴致不高。

    萧长风略感挫败,“你好歹给点反应呀,这样和你聊天实在太无趣了。”

    “你想说就说,不用在我面前卖关子。”

    “唉,你真是不懂情调的人。”萧长风摇了摇头,“好消息呢,是最近我们县城又有饭馆的私营名额,现在改革开放的力度比以前大,之前很多不开放的区域和产业,现在也允许私人经营了。不过坏消息就是名额还是很有限,想要大刀阔斧地做事,还是需要走一些复杂的程序。”

    不过现在偷偷进行私营买卖的小店也不少了,只是他们跟正规的企业之间还是缺一点合法化的文件。

    现在的汇水县也出现了一些私营老板,只要没人举报,没有执法人员上门,他们也能经营。这跟后世那些零售的地摊主差不多,只要没有城管赶人,他们可以自成一个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