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森好像瘦了不少,西北战局虽说与百骑司关系不大,但宋森在凉州城内也没闲着。
就在李钦载与吐蕃转战游击的这些日子,宋森及百骑司属下也在行动。
或许是李治的授意,百骑司这段日子乔装入境吐谷浑,以商人的身份接近吐谷浑各个部落的首领,代表大唐朝廷向各部落首领许以官禄或重利,使其对大唐天子效忠。
吞并一个国家不仅仅只靠战争,很多战争之外的手段甚至比战争更重要,占领异国的国土后,首先要将它消化下来,才能彻底将它融入自己的版图。
宋森和百骑司所属干的就是这件事。
苏定方大军还未到来之前,宋森已经着手消化吐谷浑的事宜了。
一旦苏定方在吐谷浑的战事推行顺利,吐蕃若撤军,大唐便可在吐谷浑各部落首领的拥戴下,顺利接管吐谷浑所有的土地,接下来由大唐吏部委派官员,建城设衙,完成大唐对吐谷浑的统治。
宋森看到李钦载很激动,也不知是不是装的,眼眶都红了,迎到李钦载面前,还抬袖擦了把眼泪。
“李县伯,可想煞下官也!”宋森哽咽道。
李钦载含笑注视着他,心中颇为感动,双手握住了他的手,道:“老宋,咱们的关系还是纯洁点,俩大男人不要想来想去的,我还没到那境界呢……”
握着宋森的手,李钦载突然用力捏了捏:“嗯?眼泪呢?”
宋森一呆:“啥?”
“你刚才不是抬袖擦眼泪么?袖子为啥是干的?眼泪呢?”
“呃……”宋森老脸顿时涨成猪肝色。
见宋森无比尴尬,李钦载叹了口气,道:“老宋,你很不真诚啊。”
“李县伯大胜归来,流泪太不吉利,下官的泪只能往心里流……”
“哦,我不在乎什么吉不吉利的,你现在就给我哭一個,泪如雨下,如丧考妣的那种。”
宋森脸色阴晴不定,接着使劲涨红了脸,如同便秘了十天却始终不得所出的表情。
李钦载的脸颊都情不自禁抽搐起来,无声地为他加油。
良久,李钦载突然道:“实在挤不出来就算了吧。”
宋森长松一口气:“多谢。”
进城,回到刺史府,凉州刺史裴申迎了出来,照例大摆宴席,为李钦载接风兼庆功。
府中舞乐阵阵,李钦载却索然无味。
见过紫奴的飞天舞之后,李钦载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别人的舞再美,他也无心再看。
刺史府官员一轮轮向李钦载敬酒,李钦载礼貌应对,没过多久便已七八分醉意。
宋森端着酒盏凑了上来,两人对饮后,宋森在他耳边低声道:“李县伯之功,下官已写下奏疏,差百骑司所属飞马送进长安城。”
“这次李县伯可立了大功,大唐吞下吐谷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苏老将军千里迢迢领军而来,也就走个过场。”
“听说禄东赞已下令吐蕃退兵了,今日百骑司探得消息,吐谷浑北面的吐蕃军已尽数向昆仑山脉撤离,途中遭遇裴行俭的一万安西军,呵呵,居然没打起来……”
李钦载酒意醒了几分:“禄东赞遭遇安西军了?裴都护为何不打?”
宋森笑道:“长安早有密旨给裴行俭,天子的意思,先拿下吐谷浑的土地,不得节外生枝,吐蕃军既然正在撤离,何必再打?让他们老老实实滚蛋,咱们拿了土地再说。”
李钦载点头,也对,先心平气和地拿地,别把禄东赞逼得狗急跳墙了。
吐蕃军在吐谷浑的表现,属于股市里的高开低走,开盘涨停,停市时跌得惨绿,前期占够了便宜,就差一步灭国了,后期则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吐蕃入侵吐谷浑这一战,其实是落败了,付出大几万的伤亡,什么都没捞着,反被大唐捡了个大便宜。
可以想象,消息传到吐蕃国内,舆论将是怎样的沸反盈天。
禄东赞现在要应付的不是苏定方的大军,而是该思考回到吐蕃后如何向吐蕃的赞普和权贵地主们交代。
随着吐谷浑战事的失败,这位吐蕃大相的位置已不怎么稳当了,不出意外的话,吐蕃国内或许会有一轮动荡,甚至是政变。
“李县伯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回长安后天子必有封赏,至少晋爵县侯是板上钉钉了,回头还请李县伯继续关照下官。”宋森的笑容特别逢迎。
李钦载含笑道:“宋掌事也不错呀,你们百骑司在另一个战场干得隐秘而伟大,回长安后宋掌事也要升官了吧?长安掌事往上升是个啥官儿?”
“哈哈哈哈,托李县伯的福,长安掌事若再往上升一级,便是京畿掌事,执掌关中百骑司所属,也许会外调河东道或是江南道。”
提起升官的话题,宋森可就不困了,假装矜持的同时,肥脸上的得瑟怎么也掩饰不了,脸上的肥肉油腻而抖擞,像一块刚出锅的五花肉。
“自贞观年间,太宗先帝设百骑司始,数十年来百骑司人才辈出,但不谦虚的说,下官这样的人才真的不多见,短短两三年,从区区一个副掌事升到执掌京畿,这是何等的……”
“何等的卧槽,”李钦载瞥了他一眼,迅速截下他的话:“飘起来了?忘记自己姓什么了?你的升官全是托我的福,至今也不见你孝敬点什么,官儿越做越大,人情世故却喂了狗……”
宋森一滞,强笑道:“李县伯恕罪,实在是百骑司没油水,不过下官对您可是一片赤诚,绝无二心。虽说百骑司直属天子,但下官的心里全是你……”
李钦载恶寒,浑身冒出鸡皮疙瘩,尤其看到宋森那双水汪汪的小绿豆眼,更是不寒而栗。
宋森却丝毫不觉得肉麻,发而觉得自己的马屁拍得恰到好处,于是毕恭毕敬敬了一盏酒。
“李县伯在凉州城稍待数日,长安的旨意应该快来了,陛下必将您召回长安,下官这里预先恭贺李县伯升官晋爵,门第世代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