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前世的阅历,想要提高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威望和美誉度,最简单有效的法子就是做慈善。
真金白银施惠于民,大恩小恩都是恩,臣民记着她的好,对她的好感自然也会直线上升。
但做慈善有门槛,没钱就没资格玩。
对武后来说,真金白银问题不大,当了这些年皇后,总不可能只顾着跟后宫的婆娘们扯头发吐口水打群架吧?
据李钦载所知,武后这些年还是攒下了一些产业的,只是这些产业没挂在她名下。
武家的武元庆,武元爽,她的亲姐韩国夫人,甚至包括武敏之,名下的产业都颇为丰厚,这些产业有些是他们自己扯着皇后的虎皮挣下的,有些却是武后挂在他们名下的。
总之,武后不差钱。
不差钱又想挣点好名声,做慈善便是最好的方式。
李钦载的这个建议刚说完,武后的眼睛便亮了。
终究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立马便明白了李钦载话里的意思。
没错,做慈善是真的很收拢人心,无论朝臣还是百姓,知道当今皇后做慈善后,威望无形中便立起来了。
不仅立了威望,还占住了道德高地,以后无论别人对她多反感,多仇视,“慈善家皇后”这个名头挂在武后身上,别人都不好意思张嘴骂她。
谁骂她便是忘恩负义,便是跟那些千万受惠的百姓们过不去,无敌了。
武后认真听完后,简直心花怒放。
“景初这脑子真是……难怪陛下对你如此器重,果真没让人失望过。”武后连声赞许。
李钦载笑道:“忠君之本分而已,此举可解皇后之忧,又有益于天家的美誉,皇后的慈善堂做的善事越多,天家越可收天下之心。”
武后嘴角微微一勾,随即又道:“慈善堂若要行善于天下,势必要拨付无数钱粮,这些从何而来?”
“慈善堂初期自然只能由皇后和朝廷命妇们自掏腰包,待影响力渐渐深远了,可在皇室宗亲和民间商贾中征募。”
武后皱眉道:“无缘无故的,商贾怎么肯心甘情愿地募捐善金?”
“付出总是要有回报的,尤其对商贾来说更是如此。不能指望他们有多善良,慈善堂与这些募捐善金的商贾也不过是交易的关系。”
“商贾有钱,但他们需要地位,朝廷的地位无以复加,但缺钱,两者互有需求,便可形成长期的互惠互补关系。”
“商贾捐钱,皇后不妨代表天家送商贾一些能够提高他们地位的东西,比如一块嘉许他们善良的牌匾,一道天子或皇后亲笔赞颂的诏书,或是一个当地县令亲自登门褒奖的隆重排场等等。”
“对朝廷来说,这些东西无关紧要,但对商贾来说,却是可以当作传家宝的重要凭证。”
武后仍皱眉道:“如此一来,商贾的地位岂不是会被拔高?若连商贾都有了出头之日,民间岂不养成了重利忘义的不良风气?”
李钦载叹了口气,道:“皇后,臣刚才说的那些褒奖的东西,其实根本没涉及到任何能让商贾后代出头的东西,按大唐律法,商贾之后不得参与科举,只要这条仍在,他们仍然出不了头。”
“朝廷给他们的,不过是一时的风光而已,而商贾们其实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不会妄想捐几次钱便可改变自己的成分。”
“他们要的也就是这一时的风光,朝廷只要把握住这个尺度,慈善堂便可形成良性循环,不会给朝廷添乱。”
“再说,富人通过慈善堂捐钱接济穷人,整件事只会助长民间的良善风气,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让商贾捐钱,而是如何杜绝慈善堂内部的腐败贪墨问题,朝廷必须派驻官员,严密监管,才不会坏了慈善堂的名声。”
武后左思右想,最后缓缓点头。
李钦载的建议无疑给她打开了新的世界,她没想到提振皇后的威望居然还能用这种法子。
轻轻叹了口气,武后微笑道:“景初确是国朝重臣,随便一个主意,便令本宫豁然开朗。”
李钦载眨眼:“臣收了皇后一贯钱,但愿皇后不会觉得这一贯钱花得冤枉,臣就谢天谢地了。”
武后轻笑道:“不仅不冤枉,本宫还觉得太少了,纵是一场纯粹的交易,景初为何不多要一点?据本宫所知,景初对钱财可是贪得无厌,为何对本宫的开价却如此客气?”
李钦载干笑:“臣这是第一次跟女人做买卖,实在把握不住女人的心思,怕开价太高了,皇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事成之后把臣做掉……”
武后爽朗大笑起来:“在景初的心里,本宫便是如此小气之人么?”
李钦载叹道:“如此说来,臣倒真有些后悔了,要不……皇后您看着再加点儿?”
武后迅速冷下脸来:“买卖敲定,没有再加钱的道理,景初想多了。”
“臣自告奋勇,以后帮您掌管慈善堂的钱财账目?”
“本宫开商铺卖砒霜,景初都得偷吃两口,慈善堂的钱财岂会交给你?滚!”
…………
向武后告辞后,李钦载走出太极宫,不觉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如果武后真按自己的建议去做,大唐的未来将会消弭了一大隐患。
李钦载向来没怀疑过武后的野心,她的野心不仅是后宫,如果条件合适了,没什么是她不敢干的。
毕竟是历史上唯一的女帝,她的能力不容置疑。
通过做慈善的方式,成功让武后转移了注意力,从此她的目光不再放在朝堂,而是民间乡野,对李治,对大唐社稷,都是一桩好事。
这件事里没有输家,大家都赢了。
尤其是天家这对夫妻,都赢麻了,而李钦载,出了这个主意后会果断置身事外,以局外人的角度安静地看着未来大唐朝堂和后宫的改变。
还是那句话,李钦载希望看到一个太平盛世,大唐需要的是安静而平稳地缓缓进步,而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