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其他类型 > 别青山 > 章节目录 第169章
    橙黄的烛光亮起,晏决明将烛台放到床前的小几。

    “你先去睡着,别着凉。”

    他驾轻就熟地从外间的矮柜下翻出一个炭盆,又从在床边的小柜里找到汤婆子。

    程荀默默走到床边,踢了鞋子爬进被子里,侧脸看着晏决明蹲在一旁,笼起炭火,又拿起水壶架于其上。

    柔和的烛光在屋内流淌,炭火的微芒映在他的脸上。他披散着长发,侧脸一半藏在黑暗中,一半被暗淡的光罩住。

    灯火明灭之间,她好似看见了从前那个程六出。

    从前在四台山,遇上大雪封山的天气,他也是这般,蹲在她身边,安静地为她支火盆。

    她凝望着他,突然想到,若是他们未曾经历这些年的坎坷、没有分离这么多年,晏决明,会如何看她呢?

    她还是那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妹妹么?

    还是,还是……

    “在想什么?”

    对面那人似乎察觉到她的视线,含笑望过来,轻轻问了她一句。

    程荀的心紧了一下,连忙错开视线,盯着铜盆里烧红的炭块,颇有些被识破的狼狈。

    “没什么。”她含含糊糊回了一句。

    屋内安静一瞬,晏决明有些犹豫的声音响起。

    “阿荀,之后姨母应是要回京城了。”

    “啊,我听她说过。”她小声回了句。

    “那你……”

    程荀心中若有所感,忍不住抬眼,看进他有些忐忑的目光中。

    她的心跳突然加快了些,藏在被子里的手忍不住攥紧了被角。

    “你可想过,去京城后想做什么?”

    程荀暗自舒了口气,手也不自觉放松了。

    “我不知道……”

    晏决明的问题,她也曾问过自己。如今她十六岁,翻了年便是十七,这个年纪的姑娘,就算不成婚,也基本都有了亲事了。

    孟大人和崔夫人对她不可谓不上心,她想,或许等到了京城,她就要被安排起亲事。

    以他们夫妻二人的身份与识人的眼光,想必她的未来夫婿不会太差。至少不会是胡品之那样的纨绔。或许是位前程在望的读书人,也或许是个清白人家的小儿子。

    至于多的,她并不敢想。

    她心里清楚,就算认作孟家夫妇的义女,她无父无母的身份也是许多人家会犹豫的。

    更何况,还有过去那段卖身为奴的经历。那才是真正悬在她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来,将她劈得头破血流。

    过去那五年,她虽然饱受折磨、痛苦心酸,心底却从未将它看作什么不光彩的过去。可她明白,她心中作何想,或许是最不重要的。

    世人如何看待、她的丈夫如何看待、她的夫家如何看待,或许都比她自己的想法来得重要。

    若要粉饰太平,就要掩埋这段过去。可一个谎言背后,需要无数谎言的支撑。难道她的婚姻,要建立在虚假的幻梦之上吗?

    而她的丈夫,连她真实的模样都看不清。两个戴着假面的人,同床共枕、白头偕老,何其可笑。

    程荀兀自想着,而晏决明还沉默着,耐心等待她的回答。

    她回过神来,对上晏决明的眼睛。

    那双眼里,有她从前从未发现的情愫。

    明灭的火光下,他那双平日里冷淡得不近人情的眸子,涌动着深邃的暗潮。某种她说不清楚的情意,几近呼之欲出。

    程荀想,或许面前的他,就是那个能够接受她一切的人。

    他们在各自人生最孤独、最彷徨无助的时候相遇,像两只落单的幼兽,舔舐着彼此的伤口和毛发,度过了数年的风雪。

    若成亲就等同于两个人陪伴一生的话,与他在一起,或许是最简单、最安心的选择。

    想到这,她忍不住暗自哂笑一声。

    她的身份,就连普通官宦人家都不一定看得上,更不必提宁远侯府了。

    况且,她真的做好了嫁给某人的准备了吗?

    对世上女子而言,出嫁出嫁,便是从这个家到那个家,像极了一个转手的物件,她不喜欢。

    可不喜欢又能怎样?她还有别的选择吗?

    她心底一片迷茫。

    她掉进自己一腔迷思之中,不知何时,晏决明已经站起身,将壶里热好的水倒进汤婆子里,拧紧盖子、套上干净的布袋。

    他抱着汤婆子,走到程荀床边。

    程荀愣了一下,而后反应过来,正要坐起身接过汤婆子,晏决明却微微掀开被角,将汤婆子稳稳当当推了进去。

    他动作极快,还未等程荀开口,身体已经贴上个热源。

    程荀讪讪地躺下,小腿一勾,将汤婆子压在自己膝下。

    晏决明看着被子上起伏的痕迹,有些忍俊不禁。

    “好些了吗?”

    “……等会儿才知道。”

    晏决明靠得实在太近,程荀几乎能在他的双眼里看见摇曳的烛光。夜风呼呼吹着,从窗缝里漏出些许冷风,吹起了他的发丝。

    程荀嗅到一股熟悉的清苦的熏香味。

    他的气息好像飘满了整个床帐,程荀觉得自己的脸有些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