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 > 章节目录 第300节
    突然,她灵机一闪。

    手触碰仙女庙的墙壁,再次默念,熟悉的大门出现,她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然后伸手,下一刻,回到了熟悉的宿舍。

    “今晚可真刺激!”

    “就是可惜,没有翡翠原矿石。”

    第278章被抓

    23号。

    陈爷爷和柏故都离开了。

    余敏要上课,于是也没有去送他们。

    当晚。

    章烨突然敲门。

    打开门,她很惊讶:“快进来。”

    屋内,她给他倒了一杯热水:“有什么事儿吗?”

    章烨直直的盯着她,声音有些幽怨:“敏敏,咱们说好,上个月不交易,这都是过了小两个月了。”

    闻言。

    余敏立即反应过来。

    哎呀。

    最近这记忆力下降得太厉害了,居然把这事儿也搞忘了。

    她打着哈哈:“呵呵,这不12月还没过。”

    “还能交易,这次你有什么想要的?”

    章烨毫不犹豫:“烟酒和肉。”

    余敏点头:“没问题,要多少?”

    “越多越好。”

    章烨笑笑:“明年1月底过年,现在大家也开始采购年货了,这3样东西多少都不够卖的。”

    肉不用说了。

    现在城里1户人家,1个月也就几两肉的供应。

    一家人十几口正常。

    几两肉,一人一片就分完了。

    烟和酒更是好东西。不管是自己用,还是送人,都极其拿得出手。

    这年头,谁要是过年给领导送一条烟,十有八九能升个一官半职。

    如此,可以说明烟酒的力量。

    余敏是知道的。

    改革开放之后,烟酒也是普通人中的奢侈品,全国各地烟酒走私利润最大。

    就比如,北京人最喜欢抽的香烟之一,大前门。

    这个烟在全国各地也有。

    但是,本地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本地烟,大前门没那么受欢迎。

    北京缺,其他地方余。

    有人心思活络,在其他地方买了再到北京去卖,一来一回赚的差价,是香烟原本价格的好几倍。

    80年代最来钱的,就是走私这个行当。

    当然,也很危险。

    要是被人抓住,容易进去蹲局子。

    不过,这也不是女孩儿能干的事,因为这些走私通常都要自己开车,那年头没有监控,穷山恶水出刁民,很容易连人带车都被截了。

    言归正传。

    余敏笑了笑,道:“行,烟给你1000条,酒给你1万斤。”

    “肉直接给你10头猪,20头羊,鸡鸭鹅各100只,如何?”

    章烨想也不想就点头:“没问题。”

    余敏突然想起一个东西,询问章烨:“对了,我这儿有葡萄酒,你要吗?”

    闻言,章烨双眼一亮:“当然。”

    物以稀为贵。

    国内,基本上是白酒、米酒,少量的啤酒。

    葡萄酒这种洋玩意儿,可少得很。

    他留着。

    可以疏通不少关系。

    毕竟,对于那些人来说,普通的烟酒根本打动不了他们。

    他们需要的,是特别的。

    他追问:“能给我多少?”

    余敏想了想,道:“50瓶吧。”

    “价格不便宜哦,一瓶50块,确定还要?”

    章烨眼皮都没有掀一下:“要。”

    不就是2500块。

    余敏笑得眼睛眯了起来:“爽快!”

    “哪天交易?”

    “31号吧。”

    “行。”

    “还是给你准备黄金?”

    余敏:“不用,给我现金吧。”

    章烨微挑眉。

    为什么,他感觉敏敏说话的语气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

    ……

    27号。

    第三次交易。

    这次,她没搞忘记,吃了晚饭,下午6点,就到了。

    这次,地点在仙女庙里面。

    王家村的人还没到。

    她拿了4袋粮食,这次没有大米,而是玉米面粉2袋和面粉2袋。

    放在石像后面。

    她照常给仙女娘娘上了三炷香。

    刚准备去附近逛一逛,突然,王长生、宋芸娘、王三和王五四人出现在她眼前。

    还是上次那些人。

    宋芸娘大喜:“余姑娘!”

    其他三人眼睛也亮了。

    余敏笑:“王村长,芸娘。”

    王五:“余姑娘。”

    王三抱拳:“上次多有冒犯,请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闻言,余敏又惊又讶。

    顿了顿,摆手道:“不妨事。”

    她就没放在心上过,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为何如此。

    时间好早。

    几人闲聊了几句。

    余敏关心了一句:“王村长,村里现在情况还好吧?”

    这话一出,几人脸色都笑开了花。

    “好,好得很。”

    王三一脸感激:“余姑娘,多亏了你送的精米,否则我女儿怕是要饿死了。”

    “就是。”

    “以前村里刚出生的孩子十个九个都活不下来,这次,全部都活下来了,都靠的米油。”

    余敏也很高兴:“那就好。”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