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玄幻魔法 > 烽皇 > 章节目录 分段阅读_第 1258 章
    各种问题,关扑赌博,打架斗殴,甚至被外部势力所利用,这都难免。

    是该好好考虑这些仍然在不断南下的北地流民灾民问题的时候了。

    以工代赈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这也不是长远之计,进一步扩军可以消化部分精壮,但也不足以解决根本。

    就目前来说,要么就是让这些流民灾民返回北地,但这显然很难做到,除非自己能一举拿下河朔和平卢,还得要天公作美,即便那样,也还面临着地方士绅对土地方略的对抗。

    另外一条路就是就地消化了。

    愿意南下的,基本上都南下了,虽然淮南还能容纳一部分,但是许多北地流民其实并不愿意南下,那边湿热的气候让北地人很难适应,甚至在这个时代,那就是要命的。

    就像是岭南道、黔中道这些地方,几乎就是被视为鬼途,也许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机会,气候、时疫、路途遥远,这些都足以让这个时代的人很容易就一病不起。

    这并非夸大其词,甚至很多人都把道岭南道和黔中道这些地方仕官都视为发配。

    就地消化应该是最好的路径,江烽也考虑过。

    事实上解决这些劳动力的问题,唯有工商业,而在徐州当下,就有两条路。

    一条就是大规模的开发利国的铁矿,以新式炼铁法来冶炼铁水,扩大铁矿开采和冶炼,生产生铁和精钢,同时在延伸产业链,以生铁和精钢来大规模的生产各式农具、武器甲胄,甚至创新生产出一些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式物件,比如改良马车。

    这条路是最适合的,而且也是能最大限度的消化劳动力的,唯一的障碍就是目前对新式冶炼法还没有完全成熟,还在进一步摸索,但是也为时不远了。

    另一条路就是扩大海州的盐场规模,提升淮盐产量,以供中原和江南。

    但这要建立在夺回海州的前提之下。

    当然,除了这两条路外,也还有一些临时xg的辅助xg办法,比如兴修水利和修路,淮北的水利设施多年失修了,急需修缮维护,同时随着淮北、淮南的统一到一面旗帜下,那么加大境内的驿道投入建设,也是一条路子。

    半天的微服出游,也算是了解了一番境内民众最真实的感受,江烽感觉到总体来说徐州的局面已经趋于稳定,但是仍然有不少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像北地流民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大难题,必须要立即面对了。

    第一百零二节政务(1)

    ()!!

    武宁节度使府。

    巍峨高耸的大厅代表着昔日感化节度使纵横淮北五州的风光,也包含了时家对自己治下五州的自信,只不过这一切风流也总被雨打风吹去了,时家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过客和过去式的代名词,取而代之是寒门草根出身的江烽。

    今日是武宁(淮右)节度使两地辖区组建政事厅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之前虽然也经历过多次会议,但是那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协商,并不曾上升到今日这种正式层面上来议定事宜。

    按照江烽给陈蔚的建议,每一次政事厅的正式议事,需要提前几日进行议题设置研究会商,然后将议题确定之后再行召开正式的议事会,每一个议题都会有明确的指向,而且一旦议定,就要立即着手推进。

    议事厅之所以一直没有召开正式的议事会议,最主要的还是在议事厅参知政事的人选问题上没有能够确定下来。

    除了陈蔚被任命为首席参知政事外,杜拓、王煌、杨勋、张璜、郑居、严序六人被列入了参知政事名单,同时还有来自徐州沛县的萧宪、兖州金乡的郗昙二人也纳入了名单,最终敲定下来。

    对于这样一个名单,也是争议颇多。

    陈蔚、杜拓和王煌三人,是早就被列入人选的,没有太大争议,而张璜是张越的叔父,加之一直在光、浍二州经营,作为光浍本土派的政务官员代表,进入参知政事人选,也说得过去。

    但是像杨勋、郑居和严序三人进入参知政事名单,就比较有争议了。

    大家对来自原来庐濠等吴地一系中安排一人进入参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