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玄幻魔法 > 烽皇 > 章节目录 分段阅读_第 1260 章
    然张公认为许信足以胜任,那么就定下来是许信了,相比许信在大道学堂中既授课,也算是学习,两年里也该有所收益才对。”

    江烽首肯了王煌提出的人选,敲定了许信出任浍州刺史一职。

    这是王煌和张璜之间共同商定的浍州刺史人选。

    许信也是许氏旁支,甚至在最早的崇文书院中还担任过江烽的老师,后来江烽在浍州组建了大道学堂,邀请了许信出任授课教师,同时许信也有意仕途,在大道学堂锤炼了两年,眼见得自己不少学生都已经踏足仕途,自然也有些不甘寂寞了,所以在张璜的推荐下,许信这一次也算是入围了。

    目前政事厅考功司主要由王煌负责,而杜拓则主要负责财赋税收这一块,可以说,人和财,这两块就算是由这二人来主抓了。

    “贺国珍迁任庐州刺史,杨勋出任徐州刺史,这一任命尽快发下去。”江烽对前期的磋商已经有了腹案,对已有定论的安排就不再纠结,“杨固可先行安排到滁州担任长史并兼任行军司马,……”

    杨勋虽然年龄偏大精力不济,但是由于其长期担任濠州刺史,而濠州位置特殊,与徐泗两州紧邻,杨勋在淮北亦是颇有名声,所以在目前徐州局面未定之前,江烽才考虑让杨勋出任徐州刺史。

    江烽现在不敢轻易从徐州本地士绅官员中擢拔来担任刺史这一要职,盖因内里太过复杂,涉及诸多瓜葛。

    杨勋在宦海沉浮多年,政务经验丰富,虽说现在因为年龄原因有些精力不济,但是江烽也不指望他能帮自己扛太久,有两年足矣,这一安排江烽也是专门与杨勋进行过沟通,最终才说服了杨勋同意。

    当然作为对杨勋北上的一个补偿,江烽也才有意擢拔杨勋长子杨固出任滁州长史,在滁州刺史未定之前,实际上杨固就是以长史身份代行刺史职责。

    “子良,濠州刺史人选,你和丕之可有定论了?”

    泗州刺史人选也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在俞明真统治泗海二州期间,虽然泗海二州都有刺史,但实际上这两个刺史都是近乎于傀儡的人选,基本上都是由俞明真掌控二州,但随着淮右体制的确立,军将与民政之间的分割,军队不得再干预民政事务已经成为一个铁律,除非进入战时状态。

    但考虑到泗州的特殊情况,江烽也专门jiāo代陈蔚和王煌要与俞明真沟通一番,不过俞明真在这种事情上倒是颇为知趣,断然拒绝了二人希望他就人选问题发表意见的要求,表示军将无权干预民政这是君上确定的铁律,无论是谁来担任泗州刺史,他都会坚决支持。

    “明真将军虽然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属下和丕之也就这个人选征求了地方士绅的意见,最终觉得原徐州刺史府长史费牧较为合适。”陈蔚站起身来道。

    “哦?费牧?可是那侍母至孝的费牧?”江烽有些印象。

    第一百零三节政务(2)

    ()!!

    在入主徐州之后,徐州主动投效亲附的官员士绅,江烽都有专门设宴款待,并一一作了了解,这费牧也属其中一员。

    此人本是泗州涟水人,曾经为母亲生病而拒绝了担任泗州长史,后来又因为希望母亲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而将家搬到徐州,在徐州入仕,不过此时其母已经过世,倒无此顾虑了。

    费牧虽然还是寒门出身,但在泗州极有声望,若是让其出任泗州刺史,对于地方士绅来说也属于一个受欢迎的人选,对于稳定地方大有裨益,而且关键是此人在徐州担任长史时与俞明真关系并不和睦,这大概也是陈蔚和王煌考虑让费牧出任泗州刺史的另外一个原因。

    对于这种手段,江烽既不反感,但也不主张,一切要看是否有利于自己对局面的控制,所以他在要求陈蔚等人考虑重要官员安排问题上,也是要求他们不宜过多考虑这些因素,但也不能不考虑。

    “正是。”陈蔚接上话:“此君在泗州名声甚好,且在担任徐州长史期间善于实务,作风硬朗,可以说彭城能大而不乱,其有相当功劳。”

    言简意赅,就突出一点,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