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郡王的娇软白月光 > 章节目录 第150页
    当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甘愿!

    大夫人,您的红枣银耳羹。赤朱从外头进来,见姜琴娘一脸赤红,眉目的娇媚之色挡都挡不住。

    她疑惑道:大夫人,你脸怎的那么红?可有哪里不舒服?

    姜琴娘轻咳一声,她瞥赤朱一眼:没事。

    赤朱作罢:大夫人,县里头来信了,府里在问,您什么时候回去?

    姜琴娘斯文秀气地用着红枣银耳羹,脸上热气稍退,她按了按嘴角道:过年之前吧,楚绣坊这边暂且还不能离人。

    听闻这话,赤朱不解,她看了眼外头,没外人才凑过来低声问:大夫人,您是不是和扶风先生那个了?

    说着,她还比了下大拇指,对着动了动。

    姜琴娘也不瞒她,点了点头:莫要声张,会坏了他名声。

    赤朱叹气:大夫人,您怎不想想自个的名声会不会坏?

    姜琴娘推开小碗:我一三嫁的寡妇,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但是他不一样,他身份地位经不起折腾。

    赤朱见她眼梢都带着清媚水光,整个人就像是含苞待放的海棠花苞,颤巍巍的迎着晨露,要开不开的,似乎就差那一丁点的滋润。

    她道:大夫人,老夫人那边怎么办?您该不会是想一直瞒着吧?

    姜琴娘摇头,她指尖转着五彩绣线:我会跟她说的,苏家如今全靠我撑着,她就不能不同意。

    府里上下都指着她吃饭,而且楚辞的爵位身份在那,不管是哪方面都让古氏没法拒绝。

    毕竟,这郡王府再是落魄,可和白身的苏家相较,那也是庞然大物,撼动不得。

    赤朱见她心里有主意,旁的话也就不多说了。

    时日一晃而过,姜琴娘手里的十张楚绣坊单子,业已逐渐完成,做成的成衣,她按照主顾的要求喜好来。

    凭借炭条画那种真实逼真的风格,还有双面绣法,一举在京城门阀世家圈里打响了名头。

    再者,皇帝亲笔书上的匾额还在那挂着,故而一时间,京中贵人,特别是各家夫人姑娘,莫不以能穿上姜琴娘纹绣的衣裳为荣。

    这等攀比之下,姜琴娘便成为了众家争相拉拢的对象,毕竟好看华美的衣裙,上至八十岁,下至八岁的女人都爱之入骨,就没有人不想要的。

    她的绣品,不仅是权贵女人喜欢,某些喜好收藏的名士清流亦爱不释手,毕竟那等绣品,巧夺天工,足以珍之收之藏之。

    水涨船高,姜琴娘的身价不过一月功夫,就已

    是不菲。

    想要她亲自出手刺绣,至少都是千两白银起价,且白花花的一千两白银,亦只能让她纹绣一只小小的普通的蝴蝶。

    至于炭条绣,起码也是要五千两白银她才会接单,更甚者,若是想要双面绣的,那价格就更高了。

    而且,姜琴娘还根本不轻易出手刺绣,想要她动用皇帝御赐的那套黄金绣花针,还得看缘分。

    姜琴娘大肆招揽绣娘,秉着宁缺毋滥,她精挑细选,在一众绣娘中选出品性纯良,又有天份的五人。

    这五人签下死契后,她便带在身边收为徒弟亲自教导。

    区区不过月余的功夫,楚辞还在青州那边没来得及传信回来,姜琴娘这头一边教导徒弟的同时,一边就已经帮他攒了不少银子。

    虽说距离万金的目标还差得远,可这等敛财的速度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手里有了银子,姜琴娘心头不慌,她请了匠人,一点一点的将整座郡王府都修缮翻新了一遍。

    偌大的郡王府,在楚辞离开的第二个月,就已经大变样。

    府中亭台楼梯,曲廊回旋,活水泛溪,另有假山嶙峋,粉荷碧波,很是富丽奢华,又不乏京中时下流行的一些小布置。

    整座郡王府,仿佛枯木逢春,在姜琴娘手中重新焕发出昔年辉煌的光彩。

    眼瞅两月过半,可青州那边仍旧没有丁点消息,姜琴娘这些时日心情郁郁。

    她有心想打探一番,可苦于毫无门路。

    楚辞走时,说是去打探,故而她也不敢随意问人,唯恐打草惊蛇。

    就在她坐不住,欲差人忘青州去一趟之时,某个大雨磅礴的晚上,她半夜惊醒,披了衣裳起来关窗牖。

    忽的冷风袭来,留宿的豆苗火光扑腾一下灭了。

    房间里瞬间黑暗,姜琴娘拢紧衣裳转身,冷不丁就撞进了一湿漉又冰冷的怀抱里

    第72章金山银山

    水汽湿冷,还滴答滴答的从袍摆落下,不过片刻就在脚边处积出一小汪的水痕,蔓延到姜琴娘脚下,浸润她的玉足,生生让她打了个寒颤。

    她心头一惊,正欲惊叫出声,耳边就想起熟悉的声音:琴娘是我,我回来了。

    乍听此言,姜琴娘一愣,鬓角落下湿冷的啄吻,她才反应过来,偏头问道:九卿?

    嗯,将近三月不见,思之欲狂,楚辞正沉迷在她酸甜清新的苦橙花发香里,扎着她细腰的手逐渐用力,恨不能将人融入骨血之中,再不分开,我很是挂念你,挂念的心都疼了。

    姜琴娘翘了翘嘴角,胸腔之中悸动肿胀的厉害,她转过身,不顾湿漉拱进他怀里,贪恋地嗅着他的气息,低声说: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