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 > 章节目录 第96页
    家中已是出了一位皇后,还要再出一位未来的藩王妃,那可真是炸了锅了!

    她相信家中的长辈也绝不会有这种想法。

    至于二房那里,轻易便可压住,况且她看,不说东平王妃和忠勇王妃的态度,信芳那里,也是不乐意的。

    第65章

    郗齐光抱着愈发沉重的元宵,轻轻抚着儿子的脑袋,“再有半月,便是元宵的周岁礼,想来过了那时,这两家就该离开了吧?”

    浣春将大迎枕点在了她的身后,又从宫女奉上的食盒中拿出了几样糕点并一小碗掺着虾茸的温热的鸡蛋羹。

    元宵动动小鼻子,偏过头来,眼神触及到那黄澄澄的好物,便咧开了嘴,扯着身子就要往那里爬。

    郗齐光无奈,只得起身,一点一点地喂着他。

    “自这两家入京以来,都和哪些人家走动了?”

    浣春皱眉思索着,“像是几个亲王府、公主府,还有咱们家府上,自是要送上礼的,还有几个正是鼎盛的勋贵之家,像是西城侯府,都是送了礼,还有就是……”她敲着自己的额头,摇头道:“这记性,怎么都想不起来……”

    “陈家,还有丁家,这两家在京实力平平,忠勇王府的世子和郡主却纡尊降贵,参加了两府府上的赏花宴,这还不算,奴婢叫吴总管注意些,才发现,这两家曾是忠勇王府的属官,但是因着当初品级不高,所以无人在意,属官三年一换,这都不知轮了几次了,早都忘干净了,也就吏部那里还有存档。”

    郗齐光手指轻扣着桌面,将元宵交给乳母带着,笑意隐隐,“看来这忠勇王府,所图不小啊!”

    “那么东平王府呢?他们就一切正常?没有与原本的下属走动联系?”她轻笑,在极静的室内,窗外蝉鸣阵阵,更显空灵,“本宫看那东平王妃,也是极会钻营的人物,他们就没什么?”

    “这个还真没有,”游夏摇头道:“奴婢听人说,这位东平王妃,一向自视甚高,她是忠勇王府封地那里的望族之女,后又是成为了王妃,自来看不大上身份太过低微的人。”

    “您看今日她对七姑娘的态度,就可窥见一二,按吴总管的说法,这些年给两府安排的属官,皆是出身寒微,毫无家族根基的人,也有些耕读之家出身的官员,还不足以让东平王妃另眼相看。”

    “此番东平王妃进京,多半就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儿女,想为他们择一门好亲事,但是东平王那里,就不晓得了。”

    “东平王,这些年声色犬马,沉溺温柔乡,大事小事都是撒手不管,可本宫见他,并未有那等纵情声色之人的形态,反倒精神焕发,说话中气十足,哪里像个花天酒地之辈?”

    游夏探头皱眉道:“殿下的意思是……”

    郗齐光挥手打断,摇头道:“我们都不知其中内情,还是不要尚早定论较好,只是这两府,的确需要多加注意。”

    眼看小碗中的鸡蛋羹少了一半儿,郗齐光忙道:“好了,不要再给他用了,这小子吃起来就没完!”

    指指地上的厚毯子,“带着他,让他练习走路,本宫听人说,周岁左右小孩子就开始走路了,这些日子,他倒是能扶着东西踏出一两步了!合该再接再厉才是!”

    “差点忘了,最近,”郗齐光又靠在了大迎枕上,歪着头问道:“刘昭媛如何了?可缓过来了?”

    “她坐小月,可不能亏待了她,这可是关乎着身体的大事。”

    “她现在精神如何?心情如何?可有按时用药?”

    郗齐光拿起银叉,叉了一小块儿奶油灯香酥,放入口中,只觉味道上好,但不免有些干渴,执起手边的花状小碗,小小地啜饮着其中的木樨清露。

    “回殿下,听其身边的宫女说其精神尚可,即使是现在内务府有些小鬼儿时时刁难,也是安之若素,再没动怒的时候。”

    郗齐光摇头轻叹,其中是浓浓的惋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果真啊,人不跌个跟头,真是没招儿沉淀下来。”

    “谋定而后动,刘昭媛这一次,可真是栽得狠了,本宫瞧着她这架势,还真有几分静雅内敛,没了往日的张扬。”

    “听闻刘家前几日递了牌子入宫前来探视,结果那家的老夫人冷着脸回去了,回去就叫刘昭媛的母亲给她立规矩,立了三日。”

    郗齐光听了,只是摇头,十分无奈,“这定国公府……真是,里里外外都漏的和筛子一样了,偏他们自家还感觉良好,自以为和铁桶一般,这等事情,怎么能传出来?”

    “可为何要她母亲立规矩?刘昭媛在宫中行事,按理说与她母亲并无干系,刘昭媛更已是昭媛之位,已是一宫主位,早晚都会得个妃位,好歹是她的亲生母亲,这不是打她的脸吗?就这么把人得罪了?”

    “殿下有所不知,”湄秋捂着嘴乐道:“这老太太明面上装的和一尊佛像似得,实则心眼比针尖还小,在外人面前,最是爱体面,必须全了她的面子,前几日殿下忙于赏花宴一事,奴婢想着也不紧要,便没有提及,听说那家老夫人说了几句重话,反倒被刘昭媛母女不轻不重地顶了回来,刘昭媛已是宫妃,自是无法奈何,可那二夫人不就犯在了她的手上?还是她婆婆,稳稳压在刘二夫人头顶。”

    “想想也是,她那么要面子的一个人,被晚辈弄得颜面有损,自是心中憋着气,当然要找个撒气的了,没有人比刘二夫人更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