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书屋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宫斗文里的白月光皇后 > 章节目录 第97页
    转眼间,到了七月初二,正是元宵的周岁之日。

    嫡长皇子的周岁礼,自是盛大隆重。

    就连久不理事的上皇,都发话要大半特办,时常叫内务府的人入上阳宫,督促着进程。

    若有不满之处,动辄训斥,更有被夺职者。

    弄得内务府一干人战战兢兢,苦不堪言。

    元宵身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有玉佩,印玺,书本,字画,弓箭等等。

    此等盛事,没人敢没眼色地将寓意不好的物什掺入其中。

    就有宫人将元宵放到了中间,穿着大红色的衣裳,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小老虎,更显得他虎头虎脑,惹人喜爱。

    他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撇撇嘴,环视一周,就要站起身,朝着郗齐光和建昭帝的方向来。

    “先选一个,选了就带你离开。”说着,离着放置周岁抓周的桌子又是远了几步。

    小家伙撅起嘴,明显是不乐意了,皇太后就想要上去抱下来,却被上皇拉住,无奈道:“这是周岁礼,没抓周呢!你上去跟着凑什么热闹?还嫌这场面不够热闹?”

    皇太后闻言,刚刚离开椅子的屁股复又坐下,甩开上皇的手,“我知道了知道了,你看我是那等心里没个章程的人吗?我就是想看看而已,谁料竟是被你误会至此?”

    上皇嘴角一抽,都恨不得翻个白眼了。

    多年夫妻,他再不了解她是个什么性子,那可真是白活了。

    元宵腿脚尚软,时间久了,明显支应不住,一屁股坐下,就嗖嗖地朝着自己相中的鸡血石印章爬了过去,抓在手里。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是恭维不迭。

    “大殿下抓了印章,将来必定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这还不够,小脚一蹬,将脚边的夜明珠弄得咕噜噜滚到了一边儿,落在了一袖珍弓箭的旁边。

    因着是红木所造,是以便入了他的眼,爬过去,就将其抓起。

    “哟!弓箭啊!大殿下左手持弓,右手抓着印鉴,这是文武双全哪!恭喜上皇、皇太后、皇上和皇后殿下了!”

    郗齐光满面笑意,“承各位吉言了。”

    宫人将一身喜庆的元宵抱起来,交给一直眼巴巴看着的皇太后,便退了下去。

    放置着抓周礼的大桌被撤下去,周岁宴反倒没了元宵这个正主的事儿,上皇二人稀罕了一会儿,便叫人把他抱下去了。

    夜间,郗齐光锤着肩膀,“真是够累的,这周岁宴竟是比满月宴还要让人支应不住。”

    “满月宴也不是殿下操办的,”浣春走到她的旁边,“您又是如何体会出其中差别的?”

    “规模都不一样,要注意的细节也更多了,如何体会不出?”

    “皇上可睡了?”

    游夏叹气道:“皇上大醉酩酊,喝了几口解酒汤,后又吐了,这才睡得舒服了些,魏总管已经将皇上安置好了,现在正叫人给皇上用温水擦身子呢。”

    郗齐光摇头失笑,“也不知怎的了,今日竟是如此失态,不过是个周岁礼而已,”说到这儿,她顿了顿,“若是来日元宵长成,到了及冠之年,那岂不是要喝得更多?”

    “来日是来日的事,今日大殿下周岁,这可是皇上第一个孩子,自然是情分不一般,浮一大白,也能理解。”

    郗齐光坐在梳妆台前,一一卸着钗环,将手腕上紫罗兰色的紫玉镯子褪了下来,扔在了妆奁中,“这忠勇王府和东平王府马上就要离京了,这儿媳和女婿的人选,还是没有定好?”

    湄秋闻言,眼神一亮,立马道:“这东平王府是个什么打算,奴婢不晓得,可忠勇王府,心可是不小呢!这事儿,殿下再没想到的!”

    第66章

    郗齐光眯着眼,斜卧在美人榻上,胳膊支着脑袋,半阖着眼,“哦?怎么了呢?”

    “今日听采买那里的小太监打听到,前一阵子曾提及的陈家,丁家,皆与忠勇王府议定,择出一名正经长房嫡女来,嫁入忠勇王府,为世子侧妃,以笼络两家。”

    “只是他两家做的没有那么明显,也怕被看出端倪来,人选皆是他们家主嫡亲姊妹的女儿。”

    “这正妻尚未择定,妾室就先有了两个,忠勇王妃这是不想自己的儿子选到家世容貌都门当户对的妻子了?”

    郗齐光悠悠地道。

    “世子侧妃,地位不低了,若是正妻比她们晚进门,最后的拼杀,还不知是鹿死谁手呢!”

    她朝着后面仰头,神色闲适淡然,“若是那两人先于正室生出长子当如何?因此得罪了亲家又当如何?侧妃啊,她总不能压着人家给她们灌下避子汤吧?”

    “陈家和丁家虽只是京中普通的官宦人家,可一个是正四品的户部侍郎,一个是从四品国子监祭酒,虽离着她儿子正妻的家世还差得远,可到底还是有几分权势,且是京官,难不成她就不忌惮?”

    “虽说不是本家之女,可后面到底依靠着的,是这两家。”

    “还是他们忠勇王府百无禁忌,连规矩都不顾了?宁愿庶子生在嫡子前头,不要名声了?”

    “殿下且放心,一个藩王府,再是折腾,又能如何呢?”宫女适时呈上一盏牛乳,湄秋接了过来,递给郗齐光,看着她喝下,“这王府属官,三年一换,可他们便是废了心血拉拢,这些年下来,也不过就那么几家,连上了三品的都没有一个,职位最高的二人几乎是放在了明面上,不足为惧。”-